【网络中国节·元宵】闹元宵,兰州人还有哪些风俗?
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看烟花、赏戏曲等习俗,是一年当中活动最多、最热闹的一天。兰州人又把过元宵节叫做“过十五”,那么,兰州人过元宵节还有哪些风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24日,记者在安宁区、七里河区和西固区等地随机走访了部分20岁至70岁的人群。对于年轻人来说,只知道过元宵节有吃汤圆、猜谜语和燃放烟花等习俗,很少知道其他的一些习俗,而对于一些年长者来说,过元宵节有很多的讲究,诸如吃汤圆、猜谜语、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走百病等等。
太平鼓
兰州,每年春节期间都有闹“社火”的习俗。从阴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的祭祀活动中,太平鼓队一直充当着重要角色。
2月24日,元宵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兰州太平鼓传承人魏永宏,他讲述了兰州太平鼓的历史溯源及民俗、文化象征。他说,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太平鼓的来源,众说不一,相传明朝初年,朱元璋令徐达等将西征,收复了庆阳和临洮后一举将兰州城攻下。惟有黄河北王保保城有元军坚守,久攻不下。时逢元宵佳节,徐达设计命将士装扮成社火队入城,将兵器藏于鼓中混入城中。随着一声炮响,城内外将士里应外合击败元军,收复城池。为了庆祝胜利不再兵刃,愿天下太平,即取此鼓名为太平鼓。成为人们渴望和平、向往天下太平的情感表达方式。2006年,兰州太平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末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粱米面等。
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测,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有两万多人次参与。
以上新闻来源:中国甘肃网,如有侵权,联系定删!
扫码了解更多投标文件制作信息
相关服务
- 兰州标书代写:投标文件总体检查应该这样做!
- 兰州标书代写: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和自愿招标项目是如何区分的?
- 兰州投标书制作:技术标书制作技巧请注意查收!
- 发改委新出的招标投标20条举措强化监管 推动该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 市民关注热点 即是落实重点 我市教育商务住建三部门集中回应群众关切
- 我市以工代训助企业纾困稳岗 去年共发放以工代训补贴资金四千八百万元 稳定企业职工十万人
- “甘肃省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通过论证
- 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召开处级干部2020年度考核暨政治素质考察专项测评大会
- 兰州标书代写:投标文件封装和签字、盖章检查记得这样做!
- 兰州公交集团:激活141条线路运能潜力 保障学生顺利返校